《默杀》上映前,业内外很少有人预料到影片会如此火,短短几日,猫眼专业版的票房预估从起初的四亿多上调到了12亿。市场低估了《默杀》,也等来了久违的好消息,目前影片票房破4亿,不出意外将成为春节档后首部破10亿的影片。
无疑,《默杀》是一部技巧纯熟同时完成度较高的类型片,导演柯汶利延续了《误杀》中的高水准类型风格把控与叙事节奏把控,仅就视听体验而言,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默杀》是值回票价的,但也仅限于此。
从内容上来讲,《默杀》应该是近一两年融入最多社会议题的影片,但校园霸凌、家庭暴力、原生家庭等诸多议题在片中的呈现是单薄且商业化的,这导致了《默杀》主题表达的散乱以及故事价值的或缺。
站在商业角度和内容价值角度双向考量,业内外对《默杀》的感情注定是复杂的。它的确是暑期档的一剂猛药,为当下的电影市场带来了难得的信心,但影片对社会议题的过度消费,也一定程度透支着观众对悬疑片的长线信任度。
暑期档的一剂猛药
《默杀》票房的火爆是有迹可循的。
先来看影片的宣发策略,定档后《默杀》的相关热搜中,微博和抖音平台的内容向热搜主要围绕“校园霸凌”展开,比如#默杀校园霸凌#、#张钧甯演被霸凌孩子母亲#、#默杀徐娇演的霸凌好绝望#、#默杀预告片霸凌者惨死#等等。这些热搜话题配以影片中具有强视觉冲击力的高能片段,强化了影片在观影群体中的价值高度。
在社会议题的融入上《默杀》称得上野心家,影片中涉及的校园霸凌、家庭暴力、原生家庭、性侵、家庭教育、未成年犯罪等议题,任何一个都足以在场外掀起庞大规模的关注度与讨论度,更别提如此程度的议题叠加。这也让《默杀》在短视频宣发上颇有如鱼得水之意,影片中大多数片段切割出来都可以作为情绪渲染的利器。
这从《默杀》官抖两大百万点赞视频便可以看出,一是惠君“被自杀”后父亲林在福得知真相绝望痛哭的片段、二是李涵赶到学校地下室后看到女儿小彤被霸凌的片段,两大片段都不需要前后文呼应,配以“剪掉女儿头发的每一刀都像剪在了妈妈的心头上”此类催泪文案便是绝杀。
此外,《默杀》在购票平台上展示的海报也很值得品鉴。海报突出了两大关键信息点,一是“《误杀》导演新作《默杀》”,以高分悬疑片《误杀》为导演新作背书,二是“建议未成年观众谨慎选择观看”强调影片尺度。后者也是近一两年悬疑片宣发惯用的技巧,比如《涉过愤怒的海》上映时便打出了“建议18岁以下观众谨慎观看”“极限尺度,年度狠片”等宣传语。
再来看影片本身的质量,仅就大银幕观影体验而言,《默杀》卖相确实不错。无论是在长片处女作《误杀》还是执导网剧《唐人街探案》的单元《曼陀罗之舞》中,柯汶利都展现出了自身对类型片与商业片的高敏感度。线索环环相扣下悬念迭起与快节奏叙事中反转不断是柯汶利悬疑片的典型特征,也是《默杀》的特色所在。
《默杀》全片共有三层反转,电影一开始霸凌者接连殒命于重锤之下后,线索指向小彤的母亲李涵,随着叙事的推进校工林在福成为明牌凶手,但在影片最后导演再度反转,揭开了受害者小彤为林在福合谋者的真相。“谁是凶手”的悬念贯穿影片始终,成为了观众沉浸式观影的强驱动力。
在技术层面,除了大篇幅使用慢镜头与部分音效用力过猛受到争议,《默杀》几乎挑不出多少毛病。影片血腥程度与暴力程度足够高、相比色调明亮的《误杀》风格更为暗黑与压抑、全片频频出现惊悚特写镜头、多处融入宗教相关元素,这都成功调动起了观众在电影院的观影情绪。
可以说,《默杀》的优势更多集中在技巧与技术层面,影片中涉及的校园霸凌、家庭暴力、原生家庭等社会议题都是足够引爆全网热搜的痛点,但在模式化的议题堆砌下,《默杀》对每一个议题的剖析都是非常有限的,这也导致影片最终留给观众的观影体验,更像是一次浅薄的情绪宣泄。
“悲”与“爽”的中间地带
从底色上来看,《默杀》是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影片三位主角,一位是失去女儿后几乎未得到任何外界援助因此只能以暴制暴的父亲林在福,一位是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母亲李涵,另一位是深陷校园霸凌与家庭暴力的女孩小彤,三位角色都是社会弱势群体,但在《默杀》的故事讲完后,观众却很难深度共情其中的任何一位。
林在福的形象太过单薄,且“全世界的冷眼旁观造就了一位疯狂的复仇者”这一戏剧冲突设置过于刻意,小彤从“受害者”到“高智商犯罪者”的反转集中在故事结尾,深入刻画寥寥无几。主角塑造唯一称得上立体的李涵全片形象是割裂的,“害怕光明的成人”“痛苦的麻木者”这两大标签与“极端反抗者”之间矛盾重重。
张钧甯所饰演的李涵,不仅一度长期忍受家庭暴力,也处处展现着“怕事且不愿惹事”的性格,女儿遭遇性侵与校园霸凌后,李涵选择的都是对内管教女儿而非对外声讨正义。但在女儿失踪后,李涵又表现出了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极端强势一面,这不是一句“非常时刻为母则刚”便可以解释的。
悲情底色难落地的同时,《默杀》的爽感也悬在了半空,除了开篇的“除四害”,中后期的对抗全部集中在林在福与李涵身上,这与《涉海》中两位父母的“癫疯对决”很是相似。但《涉海》中老金与景岚站在阶级对立面,而《默杀》早早透露了林在福“失去者”的身份,也一再强调李涵在社会上的弱势处境,导致两人的对决直接变成了底层互杀与内耗。
回看年初的大爽片《周处除三害》,影片的爽感之一便来源于“以强援弱”的潜在内核,主角陈桂林虽是黑道中的底层喽啰,但有着武力值加成的他相较普通人而言依然是强者,这也决定了他的“除三害”不论出发点为何,性质都是以强援弱式的为民除害,所谓“除害”甚至包括了他自己。相比于底层互杀,这才是朴素价值观可以共情的爽。
对标柯汶利的长片处女作《误杀》来看,《默杀》在内核表达上的降级显而易见。《误杀》中李维杰小女儿为了获得奖励篡改考试成绩,为观众留下了关于教育的反思,影片通篇都在阐述的“当一个好人受到伤害时,所有好人与其同历磨难”的理念也有其深刻意义,这才是社会派悬疑应有的价值高度。
而《默杀》两小时的叙事并未留给观众太多与核心议题相关的思考,又或者说它所展示的思考是不成立的。《默杀》的片名一语双关,既指向“谁是凶手”这一问题的答案,也意指各大社会群体的集体沉默造成了受害者的孤立无援与人生悲剧,为了强化这一寓意导演不可谓不用心思,如房东对房客遭遇的冷眼旁观,如全校对惠君自杀一事的冷漠。
“沉默是可以杀人的”这一思考无疑是尖锐的,也深入到了对人性善恶的探究层面,但当《默杀》让几乎所有涉事个体乃至整个社会都站在受害者对立面时,“默杀”的主题究竟是得到了客观阐述,还是被简单粗暴地扔到了二元对立语境中,看客们自有公论。
“悲”得不彻底“爽”得也不彻底的《默杀》,即将成为暑期档首部破十亿的影片。它的成功符合市场逻辑与规律,也为暑期档带来了难得的信心,但对悬疑片的长线发展而言却未必是好事。
悬疑片的透支疗法
《默杀》主题表达的散乱与故事价值的或缺,本质上都与影片全片充斥的“叙事惰性”有关。比如案件真相的补充多次假借患有精神疾病的工具人吴望之手,这种极其戏剧化的处理手段对于悬疑片的叙事推进来说无疑是下下策,但同时它也是成本最低的叙事捷径。
《默杀》模式化的议题堆砌,同样是“叙事惰性”的体现。
校园霸凌、家庭暴力、原生家庭等社会议题如走马灯般接连被塞入了《默杀》之中,配合着极具视觉冲击力的镜头不断挑战观众对“人性之恶”的承受极限。对不少泛观影群体而言,他们很容易被隐藏在幕后的导演节奏所支配,但对部分资深影迷来说,这反而加深了他们对影片的抗拒。
抛出议题却并未给出相应的深度观察与思考,毫无疑问是失职的。所谓深度观察不是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并非影视作品的责任,对一部电影而言也不现实,近几年优秀的社会派悬疑作品几乎都是剧集已经很能说明问题。正因为电影体量有限,才应该做减法而并非盲目叠加议题。
如果说《涉海》还在力图从父母婚姻的破裂及原生家庭的教育等方面解构金丽娜的“崩坏”,即她如何一步步走上自毁之路,那《默杀》就是在通过“主角团奇观式的惨”与“反派团无缘由的恶”来刺激观众的泪腺。诚然,在不少观众看来《涉海》并未做到内在逻辑自洽,但影片在价值表达上向下深入的方向是正确的。
谈及校园霸凌时,有人认为其背后潜藏着“没有原因就是想要霸凌你”的人性本恶,但从近年来的相关新闻不难看出,校园霸凌牵扯社会、家庭、学校、自身等诸多复杂原因。施暴者应当受到惩罚是全社会的共识,但就如《我们与恶的距离》中律师王赦一路追寻“李晓明为何杀人”的真相一样,只有深入拷问“为什么”,才有可能减少霸凌者与犯罪者的出现。
基于此也可以说,《默杀》的故事并不适合被套入以暴制暴的壳子中。《周处除三害》里陈桂林黑吃黑式的以暴制暴无需以公序良俗来衡量,观众只需要爽便可以,但《默杀》中的校园霸凌、家庭暴力、性侵等议题都是相当沉重的,仅以以暴制暴解构这些议题,影片的内核价值自然无从谈起。
利用社会议题吸引观众进入影院本身并无不妥,但当这些议题被商品化,对整个悬疑类型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透支疗法。
去年暑期档,同样层层叠加社会议题的《消失的她》拿到了35.23亿的票房,今年暑期档《默杀》10亿票房在望,票房差距肉眼可见。当然,近一两年火热的女性题材本身拥有更高的票房上限,这也是决定两部影片票房体量的关键因素。
如今,《默杀》的豆瓣评分停留在6.8分,超过了及格线,它绝非烂片但也称不上佳作,事实上,过去几年诸如《风平浪静》《涉海》《消失的她》等悬疑片也都处于“及格有余,佳作不足”的中间地带,且这些影片无不浅扣着各大社会议题。
对悬疑片而言社会议题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可是然后呢?
如果接下来悬疑片刺激观众的方式仍是不断在社会议题上下猛药,随着观众审美疲劳,票房体量的下滑是可以预见的。信任建立难消耗易,特定类型片的长线市场信任度不是单部影片需要考虑的问题,但却与每一部影片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