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上做动画最厉害的一群人愿意用这样的方式替你讲述青春,没有在嘲笑你、驾驭你,而是抱着巨大的善意告诉你这就是成长,你如何能忍住不哭?
当皮克斯重拾王牌,正视我们今天依然患有中二病,你会感受到那种真诚:ta们愿意跟你站在一起,去面对童年和青春里每一件最小而又最大的事情。」
跟着《头脑特工队2》哭完,我宣布皮克斯还是重回巅峰了。
《头脑特工队1》是天性快乐的小女孩莱莉在成长中发现忧伤的重要性,第二部中,青春期带着更复杂的情绪“焦虑”、“尴尬”、“羡慕”和“厌烦”闯入,让她学会与更新的自我和解。
看之前,觉得第二部无非是上一部世界观的拓展,没有想到它的好扑面而来,好到电影开头就用1000%的情感冲击泼你一脸:
同学Grace演讲时手忙脚乱,硬币洒了一地,莱莉的信念突然开始发光,噌地一下站起来帮忙捡硬币,另一个女孩也开始帮忙,一段终生友谊就此开始。皮克斯太懂友谊的分量,太懂人在很小的年纪形成关于友爱的“信念”到底意味着什么。一个女孩在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恋爱或外表,而是牢不可破的友谊,为此她要冲破很多障碍,去完成自己心里最美好的那件事。
意识到皮克斯再次拾起
“童年/青春最珍贵的那件事”的时候,
我只想振臂欢呼:
皮克斯,你真的回来了!
01、
王牌回归:你青春期的每一件小事,皮克斯都懂
皮克斯这些年有点难熬。《头脑特工队1》2015年上映,之后的一系列新作《心灵奇旅》《青春变形记》《二分之一的魔法》《夏日友情天》《疯狂元素城》似乎总是差口气。
当人们评价这些电影“不够好”,意思是它们都是佳作,但不是曾经那个满分100、但交出200分答卷的皮克斯。
曾经的皮克斯是什么?是《玩具总动员》、《怪兽电力公司》和《飞屋环游记》。《头脑特工队2》拥有有趣的世界观和美妙的画面,但最重要的是,它仍然保有对青春期细微入微的描写,并展现了巨大善意。
青春期就是各种“小事”:羞于谈论某个游戏角色,想要认识最帅气的学姐,琢磨怎样双手插兜走路更酷……这些被成年世界视为“无聊”的小破事儿,在这里被认真对待。你小时候有一个最爱的、想象中的朋友“冰棒”,你长大后也爱看早教动画片,你初中时喜欢的乐队上了高中就不好意思承认,
皮克斯事无巨细地呈现了我们的“中二”,
你痴迷纸片人的心情,
它也懂得。
童年,曾经是皮克斯最擅长捕捉的情感。彭博社这样总结皮克斯的王牌技法:巧妙地在童年和长大的烦恼之间建立连接。
过去30年里,皮克斯动画不只一次将“童年的梦想”温柔拾起,一次次撞击观众的心灵:《玩具总动员》讲述如何对待陪你走过童年的玩具,《怪兽电力公司》《飞屋环游记》《二分之一的魔法》关于“你是否相信”。
因此《头脑特工队2》的感动超出了故事本身。皮克斯仍在讲述你珍视之物的力量。
莱莉急于长大,“酷”成为了人生最新的重大课题。跟大孩子们一起走手臂不知往哪摆,假笑佯装合群,最后决定双手插兜装酷,小细节也能拍这么久,但是太生动了,许多人的青春期也是这么过来的,脸上冒一颗痘就是天大的事。
莱莉的“阴暗秘密保险库”看得每个老二次元心有戚戚,“白日梦乐园”的总统山上还留有男团和梦想男友的雕塑。皮克斯没有将它们扔在脑后遗忘区,而是“替”莱莉找了一个地方存放,知道未来某天你的“怀旧奶奶”会需要它们回来。也有眼尖的观众发现乐乐、忧忧的床头依然贴着冰棒的照片,她们评论道:
尽管莱莉忘了,
但全世界(或皮克斯)都替你记得。
当世界上做动画最厉害的一群人愿意用这样的方式替你讲述青春,没有在嘲笑你、驾驭你,而是抱着巨大的善意告诉你这就是成长,你如何能忍住不哭?
当皮克斯重拾王牌,正视我们今天依然患有中二病,你会感受到那种真诚:ta们愿意跟你站在一起,去面对青春里每一件最小、而又最大的事情。
02、
世界观搭建:炫技扑面而来
详细到令人发指的世界观,是皮克斯另一张王牌。
《玩具总动员》三部曲是一连串小小假设的延展:你离开房间后玩具会活过来吗,活过来做什么,说什么,它们会跟彼此交朋友吗,会想要离开你去过新的人生吗。《怪兽电力公司》设计了一个虚拟世界的运作系统只为解释“小时候你害怕的衣橱里的怪物”是怎么来的。《机器人总动员》用一只小机器人拉开人工智能宏大议题的一角:瓦力是怎么觉醒的?伊芙是哪来的?其他机器人还有没有觉醒的机会?觉醒后人类会怎样?
9年前,皮克斯在《头脑特工队1》中大规模展示了化抽象为具象的恐怖能力。
《头脑特工队1》设定,莱莉的大脑世界
人类科学对大脑的研究仍然非常浅薄,心理学又是另一个庞大命题,而且这个学科还在不断演进,许多理论不停变化,皮克斯满怀童趣地将复杂的大脑机制简化,同时又让它们无比真实。
首先,拎出5个主控“情绪”,将大脑简化成一座“图书馆”,“记忆球”储存在高耸入云的架子上,架子的形状是大脑沟回。最初“记忆球”是单色的,取决于主控大脑的情绪,后来乐乐和忧忧共同生成了双色记忆球,意味着这个孩子长大了一些,拥有了更复杂的情绪。
“图书馆”周围会生成一座座“岛屿”,代表人生最重要的大事,比如莱莉的家庭岛、友谊岛、搞怪岛、冰球岛,随着情绪和观念的波动而变化,坍塌、变形或重建,尽管片中岛屿用的是坚实的物理材质,但你还是会在瞬间意识到它是柔软的、瞬息万变的神经元和生物电。
到了《头脑特工队2》,新区域“信念海”出现了,灵动的质感介于丝绸和水之间,记忆球漂浮在海中形成一个个“信念”,像琴弦一样直冲大脑,铸就你的人格。“意识流”和“头脑风暴”本来是形容词,也被具象化为巨大且合理的奇观。意识流是肚子饿了就有披萨飘过,想起讨厌的食物会浮现西蓝花;头脑风暴会降下灯泡暴雨,有馊主意也有灵光一现。
画风的碰撞也在1、2部中反复出现,用来解释大脑机制:第一部中乐乐和冰棒穿过大脑的“抽象”区域,3D人物突变毕加索,具象化程度不断降低,变成一个色块、一种质感,逃出去的方法竟是降维打击——变成一条线。
第二部中主角们被困在“阴暗秘密保险库”,突然冒出2D卡通角色布鲁菲和包奇,一边抽帧一边对着第四堵墙之外的观众说话,致敬了迪士尼早教动画《米奇妙妙屋》。莱莉暗恋的游戏角色兰斯·冷月刀客灵感来自《任天堂大乱斗》和《最终幻想》。
老阿宅be like:太美了,这种电影值得我买回DVD逐帧欣赏
皮克斯的炫技再次升级,情绪小人们的身体质感是亮晶晶的毛发,精美到极致时也会突然来一个降维打击——低像素、低帧率的粗糙建模在门边卡bug出不去。
这些瞬间,一股快乐会冲出作品本身,
让你强烈感受到主创在跟你一起玩。
而这种玩乐是一种稀缺体验,不是每一部电影都有。
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电影无法剧透:表面是一个青春期女孩想要融入新生活的简单故事,实际是一座超级脑内大剧场,里面有看不完的东西。冰球队的学姐问莱莉喜欢哪个乐队,莱莉崩溃了,调出所有音乐知识也找不到一个很“酷”的回答,这时丧丧一按按钮,小姑娘就突然掌握了一种超级技能——讽刺。与此同时整个大脑天崩地裂,讽刺形成了东非大裂谷,所有话语只要经过那里就会自动变成阴阳怪气。
成长即变化,因此莱莉的脑世界不是焊死的,而是流动的,它会随着新的情绪、领悟和信念而波动,最终升华为一个主旨:小时候你被情绪主导,随着年龄增长,情绪意识到她们不能再替你选择,你是自由的。这种人类的自由意志会形成一个个闪光的信念。
成长的标志是接纳自己的全部,
没有哪一种情绪能决定你是谁。
03、
皮克斯告诉你,你可以一直拥有你的“冰棒”
这些年皮克斯致力于主创培养,新主创们用更私人化的表达推出“自传体故事”《夏日友晴天》《青春变形记》《疯狂元素城》,但似乎都离大众的普世情绪有些距离。
但是,新的岛屿正在建立,新的皮克斯正在铸造我们今天看到的《头脑特工队2》。对于看着皮克斯动画长大的观众来说,青春已经远去,怀旧开始登场,但艺术家们对人类情感的概括与提练可以让每个年龄段共鸣。你可以跟着每一个情绪哭笑,每一个情绪都能走到心坎里去,这就是皮克斯重回巅峰的原因。
《头脑特工队2》的票房已经横扫全球,超过2024年上半年票房冠军《沙丘2》,如果说对这部电影有什么观影建议,那就是——
它的世界观虽然如此复杂,制作如此精巧,情绪如此凝练,工业水准先进到令我们感到恐惧,但是,这些事情都不重要。你就让自己放松下来,去跟着情绪去,因为真正优秀的艺术不需要你用理性思考,也完全来不及思考。
社交媒体上,焦焦让东亚观众集体泪崩,因为“东亚小孩无法形成‘我很棒’的原生信念,他/她们从小就与焦虑共生。”从80后到10后,家长、老师和周围所有人都会教导孩子“你不要有这些情绪”,但是全球最顶级的艺术家在乎你每一个小心思,把你那件最小、最无处安放的心事变成一场盛大的戏剧,给你被关爱的感受。这种接纳感也符合当下的时代语境。
过去的观念里,毛绒玩具是给小孩玩的,动画是给小孩看的,科幻是给小孩看的,但观念正在改变,今天的从业者们呼吁“动画就是电影”,科幻也可以属于成年人,一些数据表明4成美国人晚上会抱着毛绒玩具入睡,而且很多成年人都拥有毛绒玩具。
这是既是基于社会既定事实的变化,也是心理学研究的变化,现在的孩子在成年化,成年人在儿童化,成年和童年之间的界限不断在变化。荣格的内在小孩(Inner Child)概念逐渐流行开来,这个界限还会日益模糊,不断被推翻和重建。
皮克斯也一直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头脑特工队》来自主创自己的孩子——第一部改编自导演彼特·道格特和女儿相处的经历,票房收入逼近10亿美元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之后,《怪兽大学》、《恐龙当家》和《1/2的魔法》故事总监凯尔西·曼恩提议可以做一部续集讲讲莱利的青春期,灵感来自曼恩与自己的女儿。后来曼恩成为了第二部的导演,从可爱的情绪变化迈入深刻的心理问题,片尾字幕中有一句鸣谢,“献给孩子们,我们爱你们最本真的样子”。
感谢皮克斯大声疾呼:
人类只有彻底抛除对“童年”的摒弃和厌恶,
才可以真正“长大”。
世俗观念和既定事实都可以被推翻,我们有义务告诉自己和下一代:你完全可以一直拥有你的“冰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