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说崔业,就是《棋士》里,王宝强演的那个。

记得在哪看到一个导演评价王宝强,说20年前《天下无贼》那部剧,只有王宝强一人属于现实派,刘德华、葛优、刘若英都在演。

确实。

可当年还不懂欣赏王宝强,更看不到他的潜力,只觉得他够土。直到最近的这部《棋士》,才终于明白:王宝强才是那个真正的,底盘最厚的实力演员。

说回崔业,这个中年男人的人生,跟我们身边很多人一样,像一盘逐渐失控的棋局,每一步都浸透着无奈,伴随着挣扎。

崔业原本是个痴迷围棋的少年宫老师,天赋异禀,但却活得窝窝囊囊。

老婆因为他穷要跟他离婚,儿子炎炎患渐冻症,需要巨额医疗费,但是他连给孩子买一顿肯德基,都需要精打细算。

与之相对应的是,妻子事业有成,在单位受领导器重;作为刑警队长的哥哥,不仅深得母亲倚重,连儿子都崇拜伯父,胜过亲近父亲。

在家庭中成为边缘人,也还罢了,在事业上,崔业也是一地鸡毛。

本来,他对围棋的信仰,曾是他唯一的净土。

但是作为一名棋艺高超的棋手,却在少年宫沦为无有可无的教师,课堂上甚至被学生戏弄。

获得省级业余冠军,奖杯被学校截留,奖金被校长充公。

更讽刺的是,他发现自己最崇拜的棋手,当年竟是靠一袋白糖贿赂裁判才赢了他,甚至还嘲讽说,围棋不过是一个交易工具。

接二连三的打击下,崔业心中的信仰,终于轰然崩塌。

仿佛前半生的坚持,都成了笑话。

为了给儿子筹钱治病,崔业不得不第一次低头,故意输给曾看不起的富商王红羽。

金钱的力量让他看清,自己坚守的“棋道”,在现实面前多么苍白。

命运的转折,始于一场信用社抢劫案。

被劫持的崔业在生死关头,将困境看作一盘棋局。他用围棋的“逢危须弃”策略,冷静布局助劫匪逃脱,甚至牺牲同伙,以转移警方视线。

后来,崔业又伪造离婚协议,敲诈王红羽300万,用“弃子取胜”的棋理,一步步将围棋智慧,异化为犯罪工具。

这些看似精妙的算计背后,藏着崔业对社会不公的报复:为什么哥哥能风光无限,而自己只能被践踏?为什么偶像沦为骗子,而自己连儿子的医药费都凑不齐?


崔业的堕落并非突然。

早在二十年前,兄弟俩因家境贫寒被迫二选一时,崔业便用一场精心策划的“溺水事件”测试哥哥,最终以退让的方式,成全了哥哥的警校梦。

这种隐忍与心机,早已埋下他日后黑化的种子。

而当现实的压迫接踵而至:儿子病重、妻子与王红羽暧昧、偶像崩塌……他再也无法用棋盘的规则,应对生活的混沌。

他选择用犯罪证明自己的价值,却像陷入“劫争”的棋局,越挣扎,越绝望。

崔业的悲剧,不仅是个人选择,更是社会挤压的产物。

当尊严与生存无法两全,当理想被现实碾碎,一个曾执着于黑白分明的棋士,不得不在灰色地带沉沦。

他的故事让人唏嘘:棋盘上的天才,为何成了生活中的囚徒?

或许,当社会只认输赢、不论对错时,坚守初心的人,反而成了最脆弱的棋子。

2022 IXIMEIS.CN 冀ICP备20013543号-3

冀公网安备130108020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