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赵露思复出了。
没有预想中的掌声和鼓励。
反倒是铺天盖地的嘲讽和批评。
骂声从何而来?
赵露思重启工作,用了一种特别的方式。
芒果台为她拍了一档个人综艺,叫《小小的勇气》。
去偏僻的乡村“见天地”,治愈自己。
我起初看到这档节目,就觉得理念很矛盾。
关键在于,人很难会把出镜拍综艺这事儿当成一个疗养项目。
去再多的村子,见再美的风景。
终归是被一群脸上长着摄像机的同事跟拍。
接受超载的曝光,为商业节目服务。
宣传得再纯粹,也藏不住商业化的创作思路。
怎么自由地溜达,也局限于剧本的一亩三分地。
前两天,第一期节目刚播出。
节目的口碑崩得很厉害,网上到处是对赵露思的讨伐。
我看了看,主要有几个点。
一个是她和山区的女孩聊天,问她有没有拍过艺术照。
然后拿自己的艺术照给女孩看。
被骂“在别人挨饿的时候,不知道小声咀嚼”。
还有一件事,是村里有个手艺人爷爷,会做一些民族装饰、鞋子之类的。
赵露思本身就是学服装设计的,很喜欢爷爷的手艺。
在听说村里只有爷爷一个人会这门手艺,没人传承的时候。
她很惊讶地问爷爷:“你自私了?”
藏族小女孩赶紧解释,是因为没有人学。
于是,赵露思被骂没情商。
剩下就是一些细节的问题。
比如她说自己不爱惜身体,之前拍戏只睡两个小时。
在自己用拐杖之前,以为拐杖是老人权威的象征。
就像平时演戏一样,“家主”都会拄个拐杖。
还有她对自己和父母关系的评价——
觉得父母没给自己偏爱。
平时不打电话,各过各的生活。
但挺多人知道,赵露思的父母、爷爷奶奶都对她很好。
赵露思之前想解约的时候,也是她妈妈最先把合同翻出来要赔钱。
各种小细节堆积起来,变成了嘈杂的舆论。
目前,节目组已经把有争议的几个点删减了。
但仍旧骂成一锅粥,于事无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