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夏天,导演祝捷扛着摄像机走进一场名为“瓷娃娃大会”的罕见病儿童聚会。他原本只是受朋友之邀拍摄素材,却在现场被一个特别的身影击中——那是一个叫玲珑的五岁女孩,用胳膊支撑身体在会场来回“跑圈”,一直在笑。当整个会场气氛都因为病痛显得颓丧疲惫时,只有她像一团火焰。“那一刻,我其实就深深地被小女孩吸引。”
之后的三天,祝捷的镜头不自觉地总是在寻找这个女孩的身影,聚焦玲珑的同时,他又进一步结识了她的家庭,开始了长达10年的纪录。
纪录片至今仍在继续,更多变化在其间悄然发生。祝捷意识到一件事,这么多年的拍摄,摄影机只能记录下他们的生活,却很难拍出他们心里的梦。“只有电影可以造一个梦”,于是他决定将这家人的故事拍成电影。女孩玲珑也亲身参与了这部电影的拍摄。
3月25日,电影《追幸福的人》在全国艺术电影联盟院线上映。影片由祝捷执导,南吉领衔主演,杨超担任艺术总监,梁戟、吴玉玲珑、伍禹坤、乔珂、党剑主演。电影上映期间,祝捷和南吉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讲述了这段跨越十年“追幸福”的历程。
纪录片里只有生活,电影里有他们的梦
脆骨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骨骼疾病,轻微碰撞甚至日常活动都可能导致骨折,因此患者们又被称为“瓷娃娃”。
在北京的好多年里,祝捷像朋友一样和玲珑一家相处,时常走动,不定时记录。这是他身为纪录片导演的习惯,没有特别的目的,比起写作,他更喜欢用拍纪录片的方式为电影积累“一手生活”。玲珑和她的父母也很开心,有一个“外来者”,能够带来封闭生活圈之外的讯息和视角。
转折发生在2016年。玲珑到了上学的年纪,没有学校敢接收这个脆弱的“瓷娃娃”,妈妈丁巧因为要照顾两个孩子没法去工作,父亲需要留在大城市打拼挣钱。因此玲珑必须回到老家才能享受义务教育,一家人不得不面临分离。
祝捷突然意识到,他之前总是在记录这一家人的生活,却无法用纪录片呈现出他们的憧憬。“他们到底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他们心里边到底有什么样的希冀?我用纪录片的形式很难触及。只有一种方法最适合造梦,那就是电影。”
《追幸福的人》剧照,中间的小朋友就是玲珑,她在片中饰演茯苓
祝捷回想自己和编剧共同构建整个故事的过程,“很感谢之前那几年拍的纪录片,因为已经认识了足够长的时间,能够让我们从对玲珑病痛的关注里面跳出来。”他不愿意让电影呈现为一个只关注罕见病题材的“猎奇”影片,“如果那样的话,观众会先被病痛所带来的戏剧性吸引。而我们关注的是更普遍的生存境遇。”
《追幸福的人》海报
影片中,小镇女孩巧巧(南吉 饰)从小镇姑娘到南方打工的厂妹再到罕见病患儿的北漂母亲,数年之间她与生活接连“过招”。重压之下她本应节节败退,但巧巧却在难度超高的“人生剧本”中努力扮演着属于自己的每一个“角色”。
而巧巧的生活也不仅仅是围着女儿转,从城市到农村,从家庭到社会,她的身边有工厂姐妹,她曾经的同学,她的家人、朋友,导演通过这些人物的设置,逐层串联起进城务工、城乡迁徙、留守儿童等现实议题,为观众编织出一张中国社会发展的生动图谱。
“我们的一生中经常有人来有人走,而我们还得想办法继续我们的生活。”这是祝捷想通过巧巧的身边人传递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