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由河南卫视精心打造的《2024端午奇妙游》于6月9日精彩上演,其中舞蹈《屈子问天》,展示了中国式的浪漫情怀。整台晚会,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唯美又震撼。因国潮而火爆出圈的河南卫视打造的“中国节日”系列近年来成为了观众每逢佳节的必看的节目,其厚植传统文化又结合了科技与现代审美不断创新表达,其中AIGC技术就是其中一环,已经打造了诸多名场面。近日,半岛全媒体记者专访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视觉总监李鹏,他相信AI技术将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也将成为各大平台核心的竞争力。
《借东风》名场面。
爆款密码:
考验的是讲故事的能力
2024年河南春晚《借东风》节目中,“七十二候图”与“草船借箭”的名场面;第4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上惊艳四座的文旅微电影《锦鲤与花神》……这些都是李鹏与团队运用AIGC制作而成。作为“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视觉总监李鹏透露,早在2022年,便已开始运用AI进行概念性的设计。他告诉记者,目前对于AI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是概念性的设计,如置景风格、三维效果的前期预览与参考;另外,是对视频画面的处理,包括画面风格和画面效果的处理。”随着AI新星Sora文生视频模型的出现,大家对AI的认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今后大家会把AI当成一个重要的创作工具,因为从 Sora 发布的效果片段来看,特别惊艳。虽然没有开放使用,但如果能够达到对真实事件的真实模拟的状态,就会对生产力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
《锦鲤与花神》片段。
对于AI全流程参与某个节目或者某台晚会,李鹏认为这是行业正在探讨和研发的方向,尚需时日,目前来看还有诸多难题需要攻克。“目前AI作品在打动人方面主要还是依赖于画面风格和效果,而非内容。最近这段时间集中爆发的AI视频,很多是以前的一些创意点和概念思路,只不过被拿来成动画了呈现特效,并且市场上同质化的内容过多,也会引起观众的审美疲劳。不论是影视作品还是综艺晚会,真正打动人的还是内容,考验的是讲故事的能力,爆款密码仍然掌握在那些懂得讲故事的人脑海中。”他补充说道,“像《端午奇妙游》中的“屈子问天”节目,对于屈原笔下的楚式神话、楚式美学、楚式浪漫以及楚人的家国情怀的解读,都是厚植传统文化,通过创作者们的‘头脑风暴’才能呈现出来。”
此外,优秀的文艺作品往往是细微之处见真章。李鹏坦言,“目前AI技术在人物微表情、情绪的表达以及一些细节处理上,技术还不成熟,还有很大的精进空间。以“笑”来说,就有欣慰的笑、感动的笑、意味深长的笑等,且这些情绪均可以通过演员的微表情传递出来的。但目前的AI绘图,很难通过微表情表达人物情绪。”
创新表达:
打造具有东方美学的AI设计流程
但不管怎样,AI为多元化表达提供了无限可能。“我们人类大脑的开发容量,跟 AI数据库比起来还是太渺小了。比如一个节目的选题,AI可能就会提供千百种可能性,会牵引着节目的制作方向,选题方向吸引人的话,这个节目就已经成功了。” 李鹏拿文旅微电影《锦鲤与花神》举例,“平时专业画手表现鲤鱼化龙,至少需要一周的时间,新手甚至都把握不了我想要的点,但AI一天时间就给了我们很多方向性的思考。”不过,李鹏并不担心会被AI取代,“目前,AI还是个工具,它并没有引导我们主流的思维逻辑性变化,它只是服务于我们个人的意识流,会给我们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便于我们进行选择和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但并不会影响到我们的创作思路。”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视觉总监李鹏。
致力于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也一直在AI技术与国风、国潮融合上做功课。“AI在高水平的人物造型和国风审美,尤其是传统水墨画的这种意境之美,比如宋代山水画的高远,平远,深远,它是完全没有概念的。目前而言,AI只能算是一种增效的辅助工具。”李鹏和制作团队正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以打造具有东方美学的AI设计流程。“我们有信心搞出来一套适合国风绘图的适配模型。”他相信,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创新,AI技术将在未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AI可以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激发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这将有助于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传承,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繁荣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AI技术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大文娱领域的应该也越来越多,目前各大平台也都在加紧布局,将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部分。”李鹏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