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版《三体》现在时故事的开场是“一名科学家的死亡之谜”,警探走进混乱不堪的死亡现场,看到墙壁上的血书“I STILL SEE IT”,这是一个非常直观的、比较暴力的和具有一定视觉冲击力的呈现,亦是很多悬疑片、罪案片、恐怖片惯用的开场套路。
作者:谈洁
电影学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
现任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3月23日,Netflix版《三体》在全球190 多个国家/地区正式开播,剧集(共8集,每集时长1小时)一次性上线,随即收获了瞩目的市场数据,成为目前全球热度最高剧集,并收获了不少好评。在IMDB网站上(截至3月30日),共有3万9千人给出了7.8(满分10分)的综合评分,用户评分排名最高的国家依次是:美国、英国、德国、土耳其、加拿大。
Netflix版《三体》开播更是备受国内观众和书迷的关注,旋即成为国内本周文娱焦点话题。在大陆用户为主的评分网站豆瓣上,Netflix版《三体》目前的评分为6.8分(8万8千人),网友讨论与争议多集中在“演员选角”“原著和人物线的改动”与“特效制作”方面。
成熟的观众诚然能够理解Netflix对中国科幻小说热门IP《三体》的“魔改”有出于受众市场的考量,使其更多地服务于完全没有接触过《三体》的西方观众;也有因整体制作环境影响而必行的改动,如演员卡司多元化和性别比的调整,让一定比例的少数族裔参与等。
Netflix版《三体》是由知名剧集《权力的游戏》的制作班底——大卫·班纽夫(David Benioff)、D·B·魏斯(DB Weiss)和亚历山大·吴(Alexander Woo)共同担纲编剧/制作,他们是非常成熟且成功的制作团队,对原著的拆散重组式改编展现出娴熟的剧作技法,成本控制得当的特效制作又使原著符合了影视作品的视觉表达需求。
然而悉心一看便不难发现,这一制作班底所采用的创作策略——群像设定+多线叙事+视觉呈现(特效制作),这不仅仅是“权游”的成功经验,更是长期以来好莱坞剧集制胜法宝“三板斧”,也恰好与网友争议最多的三个改编焦点问题相对应。显见的是,Netflix对《三体》的改编原本应以“科幻”为绝对主类型,但实际上却夹杂了太多的其他类型元素,并且过于遵循成熟的类型套路和固有经验,这虽然使得西方观众(特别是对科幻、惊悚、恐怖、悬疑等类型偏好的青少年群体)更好地进入故事、贴近故事、理解人物,但也把剧集推入沦为平庸之作的危机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