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面人物,指的是那些与正面人物对立的人物,为了衬托出正面人物的形象,反面人物通常无恶不作。
过去,我们一提到反面角色,总是深恶痛绝,不少表演艺术家甚至因为演出反面角色过于深入人心,遭遇到群众的“围剿”。
《还珠格格》中,用针扎紫薇的容嬷嬷,令人毛骨悚然,是不少人的“童年阴影”。李明启老师凭借精湛的演技,将容嬷嬷的“坏”演得炉火纯青。然而,她却因为这个角色备受煎熬,走在路上被人骂,甚至被人吐口水。
不止容嬷嬷,其他不少反面角色也因为太招恨,演员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网络暴力。不过,近些年,反面角色的形象悄然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非黑即白,人物更加饱满立体。
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因此,影视剧作品中出现了不少非常圈粉的反面人物,很多反面人物甚至盖过主角光芒,被塑造得非常成功。
从这些带给观众不同反应的反面人物,我们看到影视创作的变迁。在塑造角色方面,编剧们学习的创作方法论也在实战中不断被打破。
“脸谱化”的反面角色,善恶分明
在我们爸妈那个年代,影视剧的角色是脸谱化的,所谓“唱白脸”、“唱红脸”,便是正面和反面角色的绝对泾渭分明。
当年许多抗战剧,其正面角色和反面角色从一开始就设定得非常清晰,是敌是友有着明确的界线,并且剧情一定是正面角色走向胜利,反面角色走向灭亡。
比如《地道战》,讲述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故事。《地道战》中的反面角色汤司令,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其扮演者刘江,也是著名的反派表演艺术家。
影片中,汤司令夜间偷袭高家庄,害死老忠叔,他还给高家庄的地道灌水放火,让村民受尽苦难。而刘江老师在出演《地道战》时,为了更好地塑造这一反面人物,还专门戴了牙套。形似神似再加上精湛的演技,汤司令成为荧幕经典反面角色之一。
老的影视剧往往如此,反面角色一出场就是坏人的样子,形象比较对立,在剧情上也处处站在主角的对立面,起到加大剧情冲突的作用。《红河激浪》的孙百岁、《白毛女》中的黄世仁、《六号门》中的朱把头、《林海雪原》中的老道、《龙须沟》中的冯狗子等,老一代艺术家们给我们贡献了不少深入人心的反面角色。
这些影视剧中,反面角色的结局从一开始就被设定好,他们必然走向失败和灭亡。在过去拍摄技术不那么发达的情况下,很多情况都依靠演员的演技。《地道战》中,汤司令最后一枪又一枪地中弹,浑身惨烈地抽搐,面容恐惧扭曲,青筋暴突,手指僵硬地伸直,瞪大双眼射出恐怖的目光,坚持几秒后,全身逐渐失去力气,直挺挺地向前栽了下去。
整个过程大快人心,但如今看来,每个镜头都丝丝入扣,十分考验演员的功力。
反面角色形象更饱满,
“改邪归正”突显主角光彩
随着影视剧更加多元化地发展,反面角色的形象逐渐饱满和丰富起来,他们不再是一成不变,他们也会成长和变化。
比如容嬷嬷,处处与小燕子和紫薇作对,心狠手辣、无恶不作。但到最后,她终于被感化,跟主角们道歉和解。